特困职员救助供养申请书如何写
1、标题与称谓
标题应明确为“特困职员救助供养申请书”,称谓写明受理部门。
2、正文内容
1. 申请人基本信息:包含名字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号、户籍地址及联系方法;
2. 家庭情况说明:重点讲解劳动能力缺失缘由、收入来源断绝状况及法定赡养义务人状况;
3. 申请诉求:明确请求纳入特困职员救助供养范围,并依据《社会救助暂行方法》第十四条,说明需获得的基本生活、医疗、丧葬等救助内容;
4. 承诺与签字:申请人需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,并签字按手印,注明申请日期。
5. 需要注意的地方:申请书需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残疾证、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,并遵循属地管理原则提交至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。
特困职员救助供养证是五保户吗
特困职员救助供养证与传统五保户既存在关联又有所不同。
2006 年,国务院发布的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》规定,老年、残疾或者未满 16 周岁的村民,无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又没办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,或者其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无赡养、抚养、扶养能力的,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,主要保障农村户籍居民在吃、穿、住、医、葬五个方面的需要。
而 2014 年国务院公布实行的《社会救助暂行方法》,将城乡 “三无” 职员保障规范统一为特困职员供养规范,范围扩大到无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且没办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,或者其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无赡养、抚养、扶养能力的老年人、残疾人与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,不再区别农村和城市户籍。
从法律效力而言,依据《立法法》,后颁布的《社会救助暂行方法》法律效力高于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》,这意味着 “农村五保” 定义逐步被特困供养职员定义所取代。
也就是说,特困职员救助供养证所涵盖的对象更为广泛,包括了城市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,而传统五保户仅针对农村特定困难人群。